修道

词语解释
修道[ xiū dào ]
⒈ 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
⒉ 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⒊ 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⒋ 遵循某种原则、规律。
引证解释
⒈ 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
引《孙子·形》:“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南史·袁粲传》:“混其声迹,晦其心用……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⒉ 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引汉 王充 《论衡·道虚》:“夫修道求仙,与忧职勤事不同。”
⒊ 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皇甫 真人已知斩妖剑不灵,自去入山修道去了。”
⒋ 遵循某种原则、规律。
引《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财竭则不能无侵夺。”
国语辞典
修道[ xiū dào ]
⒈ 修习道德学问。
引《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⒉ 宗教徒虔诚的学习教义,并将教义贯彻于自己的行动中。
英语to practice Daoism
法语pratiquer le taoïsme
分字解释
※ "修道"的意思解释、修道是什么意思由文泰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百十七、在海拔高达2469米的圣伯纳关隘,在11世纪前,修道士发现了一个可以用来当作旅行者和朝拜者的庇护所的济贫院。
2.来无踪影,去无痕迹,相随心生,魔由念至,不可捉摸,不可端倪,随机幻变,如电感应,专坏快要成道的修道人。
3.天道传承,打开修道的大门;可一步登天、可脱凡成圣,可成就道君,可成为大千世界之主。
4.修道者顺应天意而行,朝游北海暮游泗水,以天地洪炉淬炼自身,拜自然为师,理清阴阳,参悟造化,变化五行,洞天洞地洞穿虚空,知生死!悉命数!
5.漫漫修道路,荆棘满途、艰难险阻、危机四伏,多少旷世奇才,天之骄子,殒身恤血,百般劫难,争那一线长生之机缘。
6.继而,赫拉迪克在这洞穴之上建造了一所宏大的修道院,以便继续把守这枚灵魂石。
7.此时的黎家为了供养这个儿子修道可说是罄其所有,连田地都典押给族人。
8.这样的家庭不是坟墓,而是比坟墓更糟的东西:一座修道院。在这个冷冰冰的环境中,他用没有爱情的眼光打量着他们的妻子:他怀着剧痛注意到她的思想的狭隘,表现在她头发紧贴着低矫而微凹的额角;他发现她的端正的脸上有一种刻板和固执的表情,使他过了不久就憎恨起以前他被迷惑住的伪装的温柔。巴尔扎克
9.来无踪影,去无痕迹,相随心生,魔由念至,不可捉摸,不可端倪,随机幻变,如电感应,专坏快要成道的修道人。
10.大道之广博恍惚,古之圣贤也只得以微言大义勉力记之叙之,我辈修道之人穷毕生之力日日勤修,磨练心性,感悟天地,也只求凭借自身体会领悟其中玄奥至理。
相关词语
- dào zàng道藏
- lì dào yuán郦道元
- zhī dào知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说会道
- jiào dào叫道
- xīng xiū兴修
- nán dào难道
- jiǎ sì dào贾似道
- dào guāng道光
- xiū tóng修同
- xiū zhèng修正
- xiū fù修复
- xiū gǎi修改
-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
- bì xiū必修
-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
- tài píng dào太平道
- dào jiào道教
-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声载道
- bái yī dào白衣道
- gàn dào干道
- tóu tóu shì dào头头是道
- wèn shí dào bǎi问十道百
- dào yì道义
- yín dào淫道
- huà dào化道
- jī xiū机修
- xiū lì修励
- xiū liàn修炼
- zhì tóng dào hé志同道合
- dōng dào东道
- dào shì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