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ǎoniǎo

袅袅


拼音niǎo niǎo
注音ㄋ一ㄠˇ ㄋ一ㄠˇ

繁体嫋嫋
组合动词 AA式

袅袅

词语解释

袅袅[ niǎo niǎo ]

⒈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curling upwards;

⒉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waving in the wind;

⒊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lingering;

⒋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素女。

(of female figure)delicate and gracefu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嬝嬝”。 轻盈纤美貌。

晋 左思 《吴都赋》:“蔼蔼翠幄,嫋嫋素女。”
南朝 梁武帝 《白紵辞》之二:“纤腰嫋嫋不任衣,娇态独立特为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一女子左抱小儿,右持鼗鼓,嬝嬝来。”

⒉  摇曳貌;飘动貌。

《玉台新咏·古乐府<皑如山上雪>》:“竹竿何嫋嫋,鱼尾何蓰蓰。”
南朝 宋 鲍照 《在江陵叹年伤老》诗:“翾翾燕弄风,嫋嫋柳垂道。”
唐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诗:“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嫋嫋 金陵 去。”
宋 辛弃疾 《朝中措》词:“篮舆嫋嫋破重冈,玉笛两红粧。”

⒊  吹拂貌。

《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唐 刘长卿 《石梁湖有寄》诗:“瀟瀟清秋暮,嫋嫋凉风发。”
宋 苏轼 《海棠》诗:“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明 单本 《蕉帕记·寻春》:“听几派笙歌送,渺渺湖山嫋嫋风。”

⒋  缭绕貌。

宋 苏轼 《浣溪沙》词:“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
元 龙辅 《龙辅女红馀志》卷上:“行处皆有光,亦不类闇夜,每至一处,烟嬝嬝绕恶少年颈。”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三回:“口中鼻中,如白云出山,嫋嫋不絶。”
闻一多 《剑匣》:“那炉上注着嬝嬝的篆烟。”

⒌  形容香气散发。

宋 苏轼 《赠杜介》诗:“松风吹菵露,翠湿香嫋嫋。”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醉春》:“罗衣惯惹春风,暗觉花香嬝嬝。”

⒍  悠扬婉转。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五》:“入云歌嫋嫋,向日妓丛丛。”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餘音嫋嫋,不絶如缕。”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只听得玉河流水韵幽清,犹似《霓裳》嫋嫋声。”
秦牧 《花城·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那些最好的散文,有的使人想起了银光闪闪的匕首,有的使人想起了余音嬝嬝的洞箫。”

国语辞典

袅袅[ niǎo niǎo ]

⒈  形容轻盈柔弱。也作「袅袅」。

《文选·左思·吴都赋》:「蔼蔼翠幄,袅袅素女。」

⒉  形容摇曳不定。汉·无名氏〈白头吟〉:「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也作「袅袅」、「褭褭」。

⒊  音调悠扬不绝。也作「袅袅」。

如:「余音袅袅,三日不绝。」

⒋  风动的样子。也作「褭褭」。

《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分字解释


※ "袅袅"的意思解释、袅袅是什么意思由文泰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2.你的爱曾让你爱的人有那么一下下的高兴,那便有了截然不同的伟大意义。微酸袅袅

3.对你的祝福如长流的溪水潺潺,对你的思念如缕缕的袅袅炊烟,时常想起你的美丽容颜,时常梦见你的如花笑脸,情人节送上我诚挚的祝愿:幸福永远!

4., 傍晚,山村炊烟袅袅。

5.月儿将清辉倾泻在花上,叶子,投下了袅袅婷婷的倩影。一阵微风吹过,芳香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使人仿佛要醉倒在花下。一切都沉静在恬淡和悦的美之中下。

6., 我想你感受我的伤心,被背叛、被孤立、被拒绝,还有那铺天盖地的嫉妒。微酸袅袅

7.一百十九、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8.秋水盈盈笑,秋风淡淡抱,秋山默默绕,秋雨静静飘。秋色曼妙,秋烟袅袅,秋意眼前好,秋思心上雕,霜降问候悄然到:天凉多保重,幸福直到老。

9.蜷缩在这个清冷的冬季里,默默地寻找着已久陌生的记忆,皑皑的白雪,绿绿的麦田,袅袅的炊烟,还有天际边那道弯弯的月牙。

10.一望无际的清新碧波,密密层层的柔嫩牧草,平展地延伸着。那星星点点的雪白的蒙古包就像大海上扬起的白帆,炊烟袅袅,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