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


拼音qū fú
注音ㄑㄨ ㄈㄨˊ
词性动词

港台屈伏 出水量

屈服

词语解释

屈服[ qū fú ]

⒈  降服;折服。

妥协屈服。

surrendor; yield; knuckle under; at the feet of;

⒉  弯曲起伏。

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庄子》

bend and undulate;

引证解释

⒈  曲折起伏。

《庄子·大宗师》:“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成玄英 疏:“屈折起伏,气不调和,咽喉之中恒如哇碍也。”

⒉  降服;折服。

《吕氏春秋·应同》:“故割地寳器,卑辞屈服,不足以止攻,惟治为足。”
《后汉书·宋意传》:“强者为雄,弱者即屈服。”
《南史·隐逸传下·马枢》:“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 马学士 论议,必使屈服,不得空立客主。’”
宋 窦苹 《酒谱·醉圣》:“李白 每大醉为文,未尝差误,与醒者语无不屈服,人目为‘醉圣’。”
曹禺 《家》第三场:“你只知道跟恶势力妥协屈服,一天天走上庸俗昏瞆的路。”

国语辞典

屈服[ qū fú ]

⒈  曲折起伏。

《庄子·大宗师》:「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⒉  低头服输,包括勉强的或诚悦的。也作「屈伏」。

《后汉书·卷四十一·宋均传》:「彊者为雄,弱即屈 服。」

屈从 降服

不屈 反抗 抵抗 抗拒

英语to surrender, to yield

德语einbringen, abtreten , Fügung (S)​, Gehorsamkeit (S)​, Lümmel (S)​, Submission (S)​, Unterbreitung (S)​, einlenken (V)​, erlegen (V)​, erliegen (V)​, kapitulieren (V)​

法语se soumettre

分字解释


※ "屈服"的意思解释、屈服是什么意思由文泰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竹意志坚强。冬天来临时,许多花草树木都屈服了寒风的狂暴,渐渐地花谢叶落,只有它傲然挺立,毫不屈服严寒对它的折磨。它虽然饱经风霜,但依然苍翠欲滴,美丽可爱。

2., 眼前是一个坚强的年青人,他巍然屹立,顶住那股长长的忧郁的、慢吞吞地流过来的潮流。那是一股毫无主见、动不动就屈服的潮流,也是估计错误、冲击微弱的潮流。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竹子那坚韧不拔的品质。它在寒冬腊月里依然挺立着,即使寒风凛冽,它也毫不屈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竹子就是有着一股“钻”劲,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榜样。

4.十二、要意志坚强,要勤奋,要探索,要发现,而且永不屈服,珍惜在我们前进道路上降临的善,忍受我们之中和周围的恶,并下决心去消除它。赫胥黎

5., 马可心劳形瘁,可是他倒始终都不怨天尤人,也丝毫不肯屈服。

6.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浏览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8.别看腊梅花看起来那样脆弱,其实,它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我们要学习它的这种,遇到困难永不屈服。

9.和一位贬低者谈话很累人,所以,最终你不得不屈服,决定洗耳恭听。

10.高句丽军民面对强敌不屈服敢于保家卫国,利用天时地利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术,善战善谋及表现出的民族自尊心可歌可泣,其以弱抗强坚持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事迹是值得高度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