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wén

质文


拼音zhì wén
注音ㄓˋ ㄨㄣˊ

繁体質文

质文

词语解释

质文[ zhì wén ]

⒈  谓其资质具有文德。

⒉  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

⒊  质朴与华美。

引证解释

⒈  谓其资质具有文德。

《国语·周语下》:“文王 质文,故天祚之以天下。”
韦昭 注:“质文,其质性有文德也。”
《太平御览》卷四七六引《晋中兴书》:“﹝ 应詹 ﹞弱冠知名,太宰 何邵 见而称之曰:‘质文之士也。’”

⒉  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文著於质,质不居文,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

⒊  质朴与华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鐃歌》诸曲,勿便可解,勿遂不可解,须斟酌浅深质文之间。”
章炳麟 《文学说例》:“语言文字之繁简,从于社会之质文,岂不信哉。”

分字解释


※ "质文"的意思解释、质文是什么意思由文泰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要重塑我们国民的人文精神任重道远,不仅要从学校的人文教育抓起,而且还要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抓起,全民动员,全民共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国家而共同努力。

2.每一种劳动都是一种力量,都是鱼和水的关系,无论是精神文明的迈进还是物质文明的飞跃,无论运用的是决胜千里之外的高科技还是城市美容师的挥汗如雨,不同的劳动和相同的汗水构成和谐的社会。

3.除了一些经典剧目形式,今年还引进新编大型历史古装扬剧《衣冠风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戏《枫染秋渡》等新剧种,让演出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4.来自大兴的北京万兴歌舞团首先带来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吵子的表演,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瞬时被点燃。

5.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孝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跟不上历史的步伐。虽然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不乏至孝之人的身影,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孝已渐渐地游走到了主流之外,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6., 200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昆剧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此后,中国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资助,观众也慢慢回到了舞台前。

7.据说秦腔是梆子腔的鼻祖,对京剧等大剧种的起源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成为陕西的旅游文化符号当之无愧。

8.作为中国传统剧种,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作为“昆剧之母”的《牡丹亭》,却由于种种原因濒临雕谢。

9.新场历来是名人荟萃之地,历史文化名人不胜枚举,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样式繁多……所有这些使其成为上海原住民文化的重要集镇。

10.祭祀仪式也是一种标志,它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是迷信,是一种对祖先的虔诚报答,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说的“崇德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