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yīn

知音


拼音zhī yīn
注音ㄓ 一ㄣ
词性名词


知音

词语解释

知音[ zhī yīn ]

⒈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⒉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⒊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

引证解释

⒈  通晓音律。

《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
《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 汉 桓谭 《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
宋 周邦彦 《意难忘》词:“知音见説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 周郎。”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僖宗皇帝,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

⒉  《列子·汤问》载: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琴。 伯牙 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 说“峩峩兮若 泰山”;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说“洋洋兮若 江 河”。 伯牙 所念, 锺子期 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伯牙 絶絃於 钟期,仲尼 覆醢於 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 唐顺之 《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復此别知音。”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 弯弯绕 ﹞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

⒊  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南唐 李中 《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国语辞典

知音[ zhī yīn ]

⒈  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见《列子·汤问》。后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

《文选·古诗一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复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知己 知交

英语intimate friend, soul mate

德语Herzensfreund, bester Freund (Eig)​

法语ami intime, ami fidèle

分字解释


※ "知音"的意思解释、知音是什么意思由文泰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2.穗沉粒鼓,饱满的粮食给季节;情真意切,美满的爱情给婚姻;博闻强记,满腹的学识给勤奋;平安快乐,满心的牵挂给知音。祝你小满愉快。

3.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4.林中落英缤纷,白衣胜雪的我屈膝而坐,轻抚瑶琴,你静立一旁,是我惟一的知音。于是,你我成就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对牛弹琴。

5.思想激荡混战、争议撕裂共识的时代,知音难觅,当然要拜读一下。

6.人生三大喜事遇两件,洞房花烛难又难。如今遇到知音人,花开并蒂得实现。新娘美貌似天仙,心地善良不一般。同心同德同发展,家庭幸福永恩爱。祝你们幸福美满!

7.歌为知音而唱,酒为亲信而醉,情为间隔而贵,心为路遥而思,月为痴情而羞,星为恋爱而美,桥为流水等候,我为朋友祝愿,祝你秒秒高兴。早上好!

8.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遇到不少人,各种性格,各种不同的人,有几个是你的知音呢?又几个是深爱自己的人?又有几个是你深爱的呢?与其众里寻求千百回,不如疼惜眼前人。

9.圣香的灵魂有一种奇怪的颜色,他看得清楚别人,别人的灵魂却无法与他交融.他所想的事往往径直超越了很多东西,隐隐约约接触到并非常人所能理解和逾越的东西.那个境界和思想都太寂寞了,所以圣香他……没有知音.藤萍

10., 小楼昨夜又东风,夜半煮茶结知音。他乘着月光而来,像为了奔赴一个天荒地老的约定;你迎着月光默然把萧,像正在等待一场尘封千年的传奇。论茶,博弈,尽谈天下。他踌躇满志,你心系苍生,不言知音稀。沧海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