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怨自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例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6回:“终日愁眉不展,自怨自艾。”
基础信息
拼音zì yuàn zì yì
注音ㄗˋ ㄩㄢˋ ㄗˋ 一ˋ
正音“艾”,不能读作“ài”。
感情自怨自艾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怨”,不能写作“冤”。
近义词悔不当初、引咎自责
反义词怨天尤人
英语blame and censure onesel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早出晚归(意思解释)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释)
- 所作所为(意思解释)
- 犬马恋主(意思解释)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的意思解释、自怨自艾是什么意思由文泰文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