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斩木揭竿斩木揭竿的意思
zhǎnjiēgān

斩木揭竿



斩木揭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例子臣闻田虎斩木揭竿之势,今已燎原,非猛将雄兵,难以剿灭。(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ǎn mù jiē gān

注音ㄓㄢˇ ㄇㄨˋ ㄐ一ㄝ ㄍㄢ

繁体斬木揭竿

感情斩木揭竿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造反。

近义词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斩木揭竿的意思解释、斩木揭竿是什么意思由文泰文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抽薪止沸 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焦头烂额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用心竭力 用尽心计和力量。
齐头并进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匡乱反正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连编累牍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以弱制强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鬼头鬼脑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饱食暖衣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难上加难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本末倒置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将功折罪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胆大心小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通时合变 同“通权达变”。
苦口婆心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以夷制夷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轰轰烈烈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土生土长 当地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