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焚益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出处清 刘坤一《复李少荃制军》:“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则人更阴狡,以之自辅,是犹救焚而益薪。”
基础信息
拼音jiù fén yì xīn
注音ㄐ一ㄡˋ ㄈㄣˊ 一ˋ ㄒ一ㄣ
繁体捄焚益薪
感情救焚益薪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火上浇油、救焚投薪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脆而不坚(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 辞喻横生(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服气吞露(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救焚益薪的意思解释、救焚益薪是什么意思由文泰文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炉火纯青 |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繁荣富强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
比翼鸟 |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