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辞害意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cí hài yì
基本解释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暂未找到成语以辞害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辞害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亭亭玉立 |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
反唇相稽 | 汉 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
发综指示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
着手回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 |
罗掘一空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
结党营私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
哀而不伤 |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和风细雨 |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
临危受命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