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重负的成语故事


千钧重负

拼音qiān jūn zhòng fù

基本解释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出处《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暂未找到成语千钧重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千钧重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明争暗斗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孜孜以求 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发号施令 《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公才公望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难上加难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有上条陈一事,竟是难上加难。”
共商国是
道山学海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经史百子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