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榻留宾的成语故事


悬榻留宾

拼音xuán tà liú bīn

基本解释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出处《后汉书 徐稚传》:“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悬榻留宾的典故

东汉时期,陈蕃担任豫章太守,他不喜欢留造访的客人过夜,唯独对名士徐稚除外。他的公馆内特为徐稚设了一张床,徐稚来时放下就可以用,走后就将床吊起来,可见他们的友谊有多深。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悬榻留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物腐虫生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大包大揽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大包大揽地说:‘这个小姑娘,跟我投缘分。’”
喟然长叹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名重一时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百无一是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性急口快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谠言直声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难上加难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有上条陈一事,竟是难上加难。”
户告人晓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梁节姑姊》:“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