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成语故事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拼音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基本解释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典故

公元217年,夏侯渊被刘备杀死,汉中失守。曹操率大军前去汉中,双方对峙几个月,曹军处境越来越不妙。一天晚上曹操吃饭发现汤中有鸡肋,随口说出“鸡肋”两字,被杨修误以为是退兵的意思。第二天曹操果然下令回师。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缝衣浅带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喜笑颜开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一视同仁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九霄云外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时易世变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乳臭未干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有两个外甥,不是姐姐亲生,并且乳臭未干,谁人来稽查得他?”
鸿儒硕学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水中捞月 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婆婆妈妈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宝玉,你忒婆婆妈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