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跑西颠的成语故事


东跑西颠

拼音dōng pǎo xī diān

基本解释比喻到处奔走。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四:“他和他的那个组,打地,评等级,品好赖,劈青苗,东跑西颠,整整地忙了五天。”


暂未找到成语东跑西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东跑西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冷若冰霜 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材轻德薄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目不转睛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神采奕奕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诈奸不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形影相吊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黄雀衔环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吾西王母使者,蒙君拯救,实感仁恩。今赠白环四枚,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一如此环。”
冲锋陷阵 《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立竿见影 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