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出处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例子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大王奋然举义,智者称为伐罪吊民。”
基础信息
拼音fá zuì diào mín
注音ㄈㄚˊ ㄗㄨㄟˋ ㄉ一ㄠˋ ㄇ一ㄣˊ
繁体伐辠弔民
感情伐罪吊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锄强扶弱。
近义词吊民伐罪、伐罪吊人
英语punish the tyrants and comfort the peopl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歌莺舞燕(意思解释)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药石无效(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伐罪吊民的意思解释、伐罪吊民是什么意思由文泰文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